第二十二章 杭州(加更)  陈家洛的幸福生活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1/2)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qqread.cc/87669/22.html

ps:看《陈家洛的幸福生活》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十三哥去的时候也是以商人的名义,到时候让会里安排几个经商的兄弟陪你一起去!”,陈家洛记得红花会杭州分舵的舵主马善均就是开大绸缎庄的,经商的人才是不缺的,“除了这三笔,剩下的钱先放着,等我们拿下地盘之后,发放军饷、安置民众等等都有大用”

陈家洛这一番话有理有据,说出来之后众人心服口服,尤其是受到重用的赵半山和蒋四根脸上露出喜色,连拍胸脯表示一定帮总舵主把事情办好!

众人都走了之后陈家洛把骆冰留了下来,“四嫂,刚才我还有一些话没说出来,现在想和你商量下!”,看着骆冰脸上的不愉陈家洛摆摆手,“不是说信不过诸位哥哥,只是事情紧要,多一个人知道就多一分风险。”

“总舵主这是要让我去干什么?”,骆冰疑惑的问道。

“我想在红花会内组建一个新的堂口,专门负责打探消息、造谣生事、刺杀官员,想来想去只有四嫂最合适了!”,其实赵半山和徐天宏都比骆冰要适合,但是这俩人一个要负责海贸,一个去了山东协助王伦,剩下的人里脑子还算灵活的就是骆冰了,她从小就跟着父亲闯荡江湖,对于江湖上的套路一清二楚;同时文泰来死后她日日寡欢,陈家洛给她找些事情做也是想让她忙起来分分心。

“既然总舵主看重,那我就答应了。”,骆冰也没有推辞,“却不知这个新建的堂口叫什么名字?又该如何行事?”

“嗯!不如就叫谛听营好了!”,陈家洛想起某小说里名字,“谛听是地藏菩萨座下的神兽,天上地下无论什么事都逃不过它的耳朵;至于如何行事,我这里早有准备。”,说完陈家洛从自己随身携带的包袱里拿出本小册子递给骆冰,那里面是他根据后世的知识写的一些情报部门组织架构、形式规范等等,虽然都是些支零破碎的东西,但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已经很先进了。

骆冰越看脸上的讶色越多,很多东西她乍一看觉得没什么,但是却越想越心惊,自己以前在江湖上那些手段和这里面的东西比起来就成了小把戏。草草翻了一遍把小册子小心翼翼的收起来,“总舵主请放心,在船上这几天我好好看看这本册子,等到了杭州我就开始着手把谛听营弄出来!”

在剩下的半个月里,陈家洛基本上没闲的功夫,一会儿赵半山找他商量如何去倭国贸易,如何向洋人购买火枪的事情;一会儿骆冰来找他商量谛听营的组建细节、如何选人、如何培训;一会儿又是蒋四根找他商量如何招收匠人、铁锭购买之后运到哪里。好不容易闲下来,无尘道长和常氏兄弟又要找他练上两招。不过也不是没有好处,这半个月过去,众人看他的眼神越来越崇敬,自己在这几位当家心中的威望可是越来越高了!

从踏板跳到码头上的时候,陈家洛脚下一歪差点栽倒在地,这段时间每天在船上晃了晃去的,都有些不适应陆地坚实的感觉了。三艘大船停在温州港口,早有太极门和红花会的人前来接应,其中不乏有身着水师军服的,红花会在浙江的势力可见一斑。

把财宝快速卸下抬进提前准备好的院子当中,早有温州王氏太极门的掌门人前来迎接,陈家洛在温州留了三天,仔仔细细的商量好合作的细节、商路的选择,把赵半山留在温州负责海贸事宜;蒋四根带着银子乘船去佛山准备购置铁锭。

经台州过宁波,在绍兴品过黄酒,一行人来到了杭州府,到了杭州队伍又分成几路,无尘道长和章进压着苗人凤父亲的尸首前往湖南,骆冰则去准备谛听营筹备事宜,其余的人跟着陈家洛来到杭州分舵舵主马善均安排好的住处。

马家坐落在西湖孤山脚下,湖光山色,风物佳胜,放到陈家洛来的时候,想在这边弄套院子没有大几千万是想也不用想。马善均是大绸缎商人,自置两所大机房织造绸缎,因生性好武,结识了卫春华,由他引入红花会。马善均五十上下年纪,胖胖的身材,穿一件团花缎袍,黑呢马褂,一眼看去,直是个养尊处优的富翁,哪知竟是一位风尘豪侠。

“最近杭州可有什么大事?”,陈家洛刚落座就问道,一路上光顾着赶路了也没来得及打探消息,进城的时候看到城墙上士兵多了不少,也不知是发生了什么。

“启禀总舵主,近日抚台衙门戒备森严,有成千兵丁点起灯火,彻夜守卫,巡查的军官有几名都是戴红顶子的二三品大员,想必是有什么了不起的人物到了杭州。”,马善均说起话来条理分明、中气十足,“要不要属下再去派人打探?”

应该是乾隆到了吧?或许自己可以做些什么?陈家洛摇了摇扇子,“派人去看看也好,不过小心为上,且不可被鞑子捉去。”

马善均转身出去安排,等他回来的时候陈家洛细细的问起苏杭一带的纺织业发展来,从马善均口中得知苏杭一带在明末的时候就有上万人从事纺织业,到了清初由于清军的几次屠戮导致机工星散、机户凋零,不过到了康熙年间,很快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乾隆刚登基的时候这里又聚集起数万从业者,苏杭一带几乎每家每户都在从事和纺织有关的行当,看上去似乎此地又恢复了繁华;不过好景不长,乾


第二十二章 杭州(加更)(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