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平洲  美玉人生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qqread.cc/70285/115.html

第一百一十五章平洲

赶到宝玉宾馆时,正好那位夏姓的副会长还没走,刘韩便邀请他一起去“叹早茶”。

早茶的地点是夏副会长指点的,这茶楼设在村落的一个小街巷里,门脸也不大,上下两层楼,走进里面,却发现这里的生意却异常火爆。显然,夏副会长与这里的老板是非常熟悉的,两人寒暄了几句,老板便让服务员带他们上了二楼的一个包箱里。

菜单拿上来后,刘韩翻开看了看,不禁傻了眼,就这小小的茶楼,菜色花样就有好几百种,里面光粥的种类就多达二三十种,没吃过刘韩只好看着后面的价格,拣贵的点。点了三四样后,付老板和夏副会长便瞧出了问题,两人相视笑了笑,付老板刚要开口指点指点刘韩,夏副会长却已经说道:“刘老弟这是第一次喝早茶吧,来来来,还是让我来点吧。”说完,又回过头用g省话对着服务员说了一串又一串,听在刘韩的耳朵里,感觉还挺押韵的,虽然一句也没听懂,但他还是被唬得一愣一愣的。

随后,服务员便送来了香茗,接着便是大碟、小盘、小蒸笼,像穿花似的端了上来,不一会儿便摆满了整张桌子,几个人就边吃边聊了起来。刘韩知道这夏副会长是阳美村人,便好奇的问夏副会长怎么会在平洲发展,而且还当上了平洲珠宝玉器协会的副会长?

这话显然挠到了这夏副会长的痒痒r了,他笑着吃了一口用辣椒包裹的小鱼,然后又抿了一口香茶,这才放下筷子笑眯眯的讲了起来……

提起平洲玉器的历史,就不得不说一下陈广、陈作荣、陈锐南这三兄弟。1972年,平洲墩头村村民陈锐南,通过在广州玉雕工艺厂做玉雕技术员的大哥陈广的介绍,揽到了加工50个玉耳扣的业务,回到平洲后(平洲和广州的芳村区隔河相望,距离非常近。),他把这业务交给了学过玉雕手艺的二哥陈作荣。当时还在集体做农活的陈作荣经过日夜赶工,按期完成平洲玉雕生意的第一单。

交货后,广州玉雕工艺厂觉得这活做得还不错,于是有做不完的活计时,就会交一些给他们做。但是当时的陈作荣还是社队里的社员,还要参加社队里的劳动,不方便经常做“私活”,三兄弟一合计,便找公社的干部讨论,最后社队就让陈家三兄弟牵头,创办了墩头玉器加工厂。这个社队企业就专门承接g省工艺品进出口公司的玉器外发加工业务,这其中就包括翡翠……

由于陈锐南管理有方,洗脚上田的玉器厂工人又刻苦敬业,在省工艺品进出口公司的几个发外加工点中,墩头玉器厂的加工技术最好、质量最佳,因此业务量不断增加,为集体挣取可观加工费的同时,也培养了一大批玉器设计、加工、制作的技术人才。

到了上世纪80年代,社队企业解体后,陈家兄弟带出的徒弟徒孙们成了平洲玉石创业的主力军。他们跑到y省的中缅边境去找翡翠,然后运回来制作成成品销售出去,在购入原料的同时,他们在平洲开起了第一批翡翠作坊。

由于平洲玉器同行擅长做光身件,不但质量好、工艺佳,而且售价廉,很快就蜚声我国内地与港、澳、台地区以及东南亚的玉器界,各地的玉器商贩纷沓而至,到平洲平东墩头村上门采购玉器成品,这平洲玉器市场便由此形成。形成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平洲玉器市场,到90年代中期,其销售产值已增至过亿元。

九十年代末,夏副会长见平洲翡翠市场上主要以手镯、戒面、佛珠等光身件见长,很少有拿得出手的花件工艺,于是便从竞争激烈的阳美村抽身,来到平洲发展。可没两年,平洲翡翠市场就因管理不善,从而导致b、c货泛滥,再加上一些不法商人强买强卖,更使得平洲翡翠市场臭名远扬,生意一落千丈。

为了规范平洲


第一百一十五章 平洲(1/1),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