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3  穿越异世:原始部落种种田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qqread.cc/115880/143.html

和稀泥封起来……瞧着咋总觉得有些不对劲呢?

第221章 红砖

汪小雨冥思苦想半天,终于发现问题所在,这简易小砖窑竟然没有烟囱!

我勒个去!

汪小雨满头黑线又觉庆幸,这是大问题啊!检查一下果然有好处!

于是,用泥封住的部分又取开了,用小石头和泥土又砌了个小烟囱,这才开始点火。

这一点开火,汪小雨才觉得自己想得太简单了些。

她记得烧砖瓷器等,一开始温度不能太高,以防裂开,而之后窑内温度要达到1300度,并持续很长时间,直到粘土内部也结晶。

用柴火烧,整个过程大约要两三天。

高温要一直持续,窑前不能断人,白天晚上都得保持火力。

那么,这么小的砖窑,确实有些浪费时间和人力,柴力。

不过这些砖制作出来的目的是建更大的窑洞,因此在汪小雨看来要求没那么高,差不多能用就行了,也算是试验一下烧砖是否可行。

即使有了这心理准备,当看着一捆一捆的柴火渐渐减少,刨出不少炉灰,汪小雨还是十分肉疼,如果有煤就好多了,可惜煤矿这东西,对于现在的女娲族人而言,可遇而不可求。

人力方面倒还好,除了一开始小火烧几个小时,然后中火再烧几个小时,之后变成大火一直保持,保证火够猛,十多个人分成两人一班,轮流添柴火,虽然没激发血脉之力,但是除了热一些以外,对于他们而言,一点都不费力。

怕温度不够高,时间不够长,这一窑砖整整烧了三天三夜才熄了火,自然冷却了半天,等吃过晚饭,封窑口的泥封被撬开一部分,让里面温度慢慢往下降,每过一两小时撬开更多的,等到第四天早晨,封窑口的泥土和石板已经完全揭了开来,砖也已经冷却到可以用手取出来的地步。

女娲族人兴奋地将砖块取出来。

制砖用的是女娲部落比较常见的天然砂粘土,烧出来的颜色竟然微微发红,和现代看到的红砖颜色差不多,汪小雨肉疼地拿了其中一块让莫想办法砸烂,看看中间有没有烧结好。

这一下她想起来了,去参观的砖陶窑,在炉子旁边大概有个巴掌大的小孔,深度大约有一公尺远,她曾听人讲解过。

烧罐子时,那个小孔里会放一些比拇指粗一些的砖指(音),要看这一窑陶罐是否已经烧熟就会拿出其中一个来砸烂,看中间是否已经结晶,如果已经结晶,那陶罐应该就已经烧熟了,反之,则火不能停,还要继续烧。

汪小雨以前没有细想为什么是比拇指粗一些,现在猜想大概是和烧的那些陶罐厚度有关,这砖指的厚度大概就比陶罐的厚度略粗一些。

如果是这样,烧砖的时候就没什么指导意义了。毕竟砖长方体,比较厚。

莫将砖头砸开时,汪小雨有些紧张,但是最终看到砖头中间已经熟了,这才松了口气。

既然三天三夜能把砖烧熟,那他们也不用冒险了,下一窑直接这样烧三天三夜吧!

第222章 真聪明

这个小砖窑确实太小了,烧砖成功后,证明这样的结构是可以的,之后的大陶窑也是可行的,大陶窑比现在这迷你版的砖窑可是要大多了,需要不少砖建造。

原本也可以用石头和泥土造,但是石头弄平整太费时,还是烧砖来得快一些。

于是这一天他们这个围着这个窑洞继续做了几个连通的窑洞,形成了一个大窑洞,封口处用到了刚烧好的砖,冷却的时候可以过一会儿抽一块,让里面慢慢冷却即可。

做砖的模子按照之前的大小又做了几块,方便以后用起砖块来比较整齐统一。

窑建好后休息了一晚,也算是晾一晾,次日早上开始制砖开始烧。

又是漫长的三天三夜的烧窑加上慢慢冷却的一天一夜为一个周期,终于有了近千块红砖。

然而这些还不够做一个大大的窑。

最初挖出来的花生早晾晒干了,后面找回来的花生也有些干了,有些快要干了,数量还是挺喜人的,只是存储的陶罐、陶缸还没影子。

于是大伙儿继续制砖。

一回生二回熟,这制砖说起来也没有太复杂的流程,主要就是火不能断,窑内温度要控制好。

女娲部落的这十多人已经有了经验,继续制砖都不用汪小雨和莫去查看了,配合起来轻松又不费力。

只是不得不说,烧砖确实太费火了。

砍柴的人从五个变成了十个。

也亏得是工业没发展起来,还没有什么环境污染的问题,而且现在的柴都是砍的树枝,而不是树干,否则汪小雨对于这一天天烧柴的量会有很大的罪恶感。

现代烧窑其实可以用的燃料挺多的,木柴、煤炭、轻重油、电力、天然气、液化气等,最常见的可能就是陶艺吧里面用的电窑了。

华夏有许多陶艺吧,一般都用电窑


分卷阅读143(1/1),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