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下乡调研第五节  大山的诱惑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页(2/3) 目录 下一页(2/3)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qqread.cc/114044/18.html

看到那些与自己有着血缘关系的人在自己面前近乎哀求愧疚的样子,也就原谅他们,但他是不会离开他的养母的。本来就是母子相依为命,自己要是一走养母岂不是孤苦伶仃,当然自己决不可能随那些人进城,小光荣已经离不开养育他的养母和这片山水,任何人都不可能让他们母子分离,见人接不回去了,小光荣的爹妈每次来都带不少钱,但李寡妇和小光荣从来是分文未收,没办法后来小光荣的父母通过镇长出面,这才收了一些钱,李寡妇把小光荣亲生父母给她的钱后来跟小光荣在本村娶了媳妇如今小光荣的儿子都五岁了,小孙子整天围着李寡妇叫奶奶,把李寡妇乐的整天合不拢嘴。当年李寡妇为了小光荣有出息她一直未改嫁,硬是含辛茹苦送光荣读书,光荣既聪明又肯用功,成绩在班里总是名列前茅,但高中没毕业就辍学回家了,他看到养母每天辛苦的样子,未老先衰,实在是于心不忍于是坚决退学并主动回村,他回村以后做了两件让人感到出乎意料的事,他原来姓刘,现在改为李姓,从养母李寡妇姓李,二是要在村小学当一名义务民办教师。他是数学、语言甚至体育都教,村里实在是缺教师,学校要是没事他就帮自己的母亲无论是家务还是农事见事做事,他在这个的村口牌很好,人缘不错。工作上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在家是个大孝子,对妻儿也很关爱。这么多年光荣在村小学只怕当了有十几年的民办教师了,平时农忙时要是光荣学校有事,乡亲们都主动帮他们家,而且还经常送些粮油,鸡蛋,什么的,有什么送什么,这些东西李寡妇多少收了一些,她知道这些都是乡亲们真心相送的,不收有时反而显得生分了,再说李光荣是义务的,没花国家的一分钱。光荣成家以后,有他能干媳妇里外一把手,又加上媳妇娘家就是本村,地里实在是太忙她就把娘家人都请来帮忙,这样以来光荣就没了后顾之忧,一心一意精心于学校的教学。光荣成家两年以后,经过养母和妻子多次的劝说,也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也淡化了那些与他有血缘而无养育之恩的人的怨恨,曾带着养母、妻儿分别看望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生身父母等亲人,所至之处无不受到极其热烈的欢迎,看到这些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对自己养母和妻子真心款待,极其友好尊重,他觉得他们其实和自己的养母和妻子一样都是非常善良的人,只是命运作弄人,时间一长心里的怨恨也渐渐没有了,多年的郁结得到了释放,听说李光荣今年接爷爷、奶奶和生父一家过年,明年接外公、外婆和生母一家过年。计划都订好了,现在农村的条件也不错,只要有钱什么东西都买得到。

听了张大林对李光荣身世的一番陈述张小川也非常同情、感概要李光荣坎坷、曲折的人生,好在可喜的是他最终和他的亲人,相逢一笑泯恩仇,从此和睦相处、其乐融融。同时张小川又敬佩李光荣对养母至真至深的感情,和对养育他的这片大山无限的热爱,放弃优越、舒适的城市生活。毫不动摇地扎根在这片青山绿水的大山里,兢兢业业、孜孜不倦、一心一意于学校里孩子们的教育。长年累月、不计报酬、不计荣辱。就凭光荣对这片大山的执着和热爱,以及对山里孩子无私的爱心,张小川觉得李光荣长期呆在学校里真的浪费了人才,应当把他放到更广阔的天地去发挥他的聪明才智,张小川觉得李光荣比较适合当村长,他才三十出头,精力充沛、思想活跃、观念与时俱进,又有文化,而且在村里人缘也好,在本村的年青人中有一定的影响号召力,在中老村民中又是一个尊老爱幼的好青年,群众关系好,社会关系也不少,要是让他当小龙溪村村长,小龙溪村以后的情况可能一天比一天好,张小川按捺不住内心的喜跃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张大林,没想到他的想法和张大林不谋而合,张大林正有此意。纵观小龙溪全村似乎没有其他人更比他适合当小龙溪村的村长,但必须要村民民主选举出来了,这样既能服众,又有说服力,更符合民意和选举的合法程序,更显得民主。

时间一分一分地过去了,张大林和张小川看见台下操场上群众越来越多,开会现场有些杂乱、喧嚣。有的群众站着,有的群众坐着,有的群众站着,站着的群众交头接耳,坐着的群众叽叽喳喳不知他们在议论着什么。面对如此混乱的局面张大林连忙叫了八个年青人上台交待了一番,让他们临时分别担任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八个小组的组长。这八个小伙听命以后便下去按张大林的吩咐维持各小组秩序。通过这八个小组长的努力场面总算平静下来,可还是很嘈杂,乡亲们之间还要叽叽喳喳不知说些什么,学校操场四周有一些调皮的孩子们互相打闹、追逐。张大林望着台下坐得满满的群众,眼看选举大会就要开始了,可张富林老村长还没来,正在焦急的时候终于看到老村长张富林和他的夫人、儿子、儿媳、还有张修竹、熊欣。看见老村长张富林一家人来了张大林和张小川连忙起身笑脸相迎,张大林郑重邀请老村长张富林一家人上临时搭的主席台就坐,再三推让老村长一人上了主席台,其家人在台下随便找座位坐下了。张大林和张小川把老村长张富林迎上主席台安排坐好以后,眼看时间快到上午十点钟了,于是拿着调好了的麦克风大声地说:

“台下的


第六章 下乡调研第五节(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TXT下载